中国画艺术是一个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复杂的艺术系统。它历史悠久,遗产丰厚。不仅在漫长的历史中显现出了传承性、延续性,而且也显现出了裂变性、融合性、重构性;它不仅来自于、归属于某一种文化传统,而且不断地融合着、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基因以及自然与社会的信息,并伴随时代发展开创着新的传统。它的生存、发展、兴衰、演变,一直受到文化、科技、政治、经济、教育以及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中国画艺术史曾被后人无数次的判读过,但由于各自的审美层次、知识结构、文化视角不同,认识与评判则不一。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科研事业,曾承担实施了国家科研项目——“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以及“中国画艺术生态研究”、“中国画新材质、新技法研究”等课题,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新成果。我作为这几个课题的负责人,在《为中国画备案》出版之际,特根据我们对中国画艺术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从中国画与科技相融合的视角,对中国画艺术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要注重中国画的科研创新
说“在中华文化传统厚土中培育出来的中国画是世界艺苑中一串璀璨的明珠”、“中国画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美学特色、独特的艺术体系”①之类话语的人很多。这些话没有错误,但有必要补充。中国画艺术是怎样培育出来的?中国画的民族风格、美学特色、独特的艺术体系是怎样形成的?又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很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国画研究者往往习惯于仅在美术圈子内研究中国画,这就必然会有局限性。且不说中国画艺术的生存、发展受到文化、政治、经济、教育以及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就说科技因素至关重要这一点,如果没有中国样式的笔、墨、纸、绢等绘画工具材料的发明与更新,何谈中国画的民族风格、美学特色、独特的艺术体系?又如何能与世界美术各画种“拉开距离”?怎能有中国画昔日之辉煌与今日之繁荣。所以,我一直坚信: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科技发明共同培育出来的。中国画的历史,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史,而且还是绘画材料和技法的科研史。 在今天看来,中国画用的毛笔、纸、墨等工具材料以及托裱工艺,都算不上高科技。但它们对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而言,却是了不起的发明,它决定了中国画的基本形式,并使其不仅成为一个独特的绘画种类,而且是一个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优越性和发展潜力的画种。如此重要的发明,却在中国美术史中找不到发明人的席位,在现实社会中也早已被人们忘记。而且还有些当代画家,长期使用毛笔、墨、宣纸,临、摹、仿了古代画家的某些作品,或者再读了几本古籍,就大谈自我作品的文脉和孔子、老子思想如何影响了自己,却不去想绘画工具、材料以及技法对其作品的直接影响和制约。 就各画种的创作方式与创作过程的比较而言,中国画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工具(笔)的灵活多变和载体(宣纸)的任意变化。关于毛笔灵活多变的优越性,早已被人们所了解,在此不必赘述,仅重点说纸。除了中国画之外的各画种都是在平面载体上单面绘制,而中国画(特别是生宣纸类的中国画)在作画过程中,可以针对纸的吸水、着色、透色特性,根据墨、色、水以及各类添加剂与纸相融时产生出的特殊效果需要,在宣纸正面或反面、单面或双面作画,在纸的干、湿、潮不同含水量的状态下作画,在纸皱褶后、较平整、很平整等多种状态下作画,经托裱后依然是极平整的画面。缔造中国画的先辈们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绘画创作大平台,使中国画的神秘感、趣味性、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前辈们的智慧,我们要继承其艺术创作与艺术科研相融合的优秀传统,不断优化这一画种,让中国画在创作与科研的再度融合中再创辉煌。 从艺术家的视野范围和艺术活动空间而言,古代的所有东西方画家均是局部地域性画家。当年的中国画家曾主要生存在中国东半部,其“外师造化”所及的那些山水、花鸟、人物,已无数次的以中国画的笔墨创作过了,并且年复一年的反复体验了传统笔墨随四季而变的情趣。但是,特定的时代局限了古代中国画家的视野区域和空间意识,使他们不可能认识视线以外的“山外山”、“天外天”,不可能去表现异地造化与文明,其创作观念与艺术实践的平台只能建立在中国的“半壁江山”或世界的“冰山一角”之上。时过境迁,而今的地球仿佛变小了,将时空物化为中国画笔墨的画家们,可以亲临过去无法到达的空间。他们仿佛拥有了上帝的眼睛,可以采用过去不敢想象的观察角度,去宏观世界,去微观世界。并可以通过图像远距离瞬间传递及时获得各类创作素材和信息。在古代画家的生活领域中不曾有的许多物质形态与环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当代社会,如现代都市、飞机、轮船、汽车、坦克、大炮、计算机……人类文明所创造出的无数新成果,结构出现代社会的物质形象,如果当代中国画家的画笔回避这些现代生活的音符,或用陈旧的艺术语言去描绘现代生活,其作品就难以准确表达这个时代的质感。所以中国画应跟随时代之变,成为一个不断优化自身的画种。 中国画艺术史是一部由小圈子内的一元化审美活动变为大千世界中的多元化审美活动的历史。在当代中国画艺术多方位膨胀的时代中,中国画艺术既要面对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无数次文化冲突,又要从观念更新与审美惯性、创作技法与变更材料等不同层面进行无数次的冲突与融合。中国画不应封闭在“民族”与“国家”的围墙里,它应像油画一样,成为遍布不同空间能与各类人相融合的一个大画种。在穿越民族与国家的文化疆界、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融入各类创作者群体和更多受众者群体方面,中国画应向油画学习。油画由尼德兰起步走遍欧洲、走遍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画艺术应在大力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以其优越的画种魅力,融入其他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之中,在更大空间中求得更多元的发展。 作为一个画种的中国画,如同油画、版画等各画种一样,每一个画种就如同一条船,画种之优劣就如同船之优劣,而该画种之作品所承载的题材内容、思想情感等等则如同船上的货物,是另外一回事。我经常遇到一些画中国画的人,他们自我的艺术之舟尚未打造好,就高谈阔论自己船上承载了什么“货”。更可笑的是炫耀自己的文脉如何正宗。当代中国画家生活在充满各种文化信息的时空中,耳闻目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资源,任何一种文化资源只要有利于该创作,就可以取而用之。我并不反对研究中国画的文脉,但我讨厌某些热衷所谓正宗文脉的追寻者。因为,这恰恰是其因循守旧的借口,甚至是其自我炒作、排挤创新者的砝码。
要为中国画建立新的防伪系统
当代造假技术已使中国画的传统防伪系统(主指图章、签名与题字)功能与作用大减,甚至失效。这必然会给书画造假者和售假者更多可乘之机,同时也必然迫使人们去探寻新防伪方法。曾有人请造纸厂为自己特制隐藏着个人姓名、标记的限量专用纸。结果是这种纸被生产者额外生产,暗中销售,可笑的是定做此种专用纸的画家本人还没拿到所定的纸,结果用此种专用纸制造的赝品已流向了市场。这位画家只好向世人宣布:他决定拒收拒用此种专用纸,凡用此纸的画都不是他的作品。又有人在墨色、印泥中暗自添加某种中药粉末,或是添加作者的DNA。还有人采用荧光、化学、微量元素等科技手段在作品画面中添加隐藏的标记。然而,这些防伪方法往往都存有被他人破密并盗用的隐患,从而使中国画鉴定工作面临更加复杂、更加混乱的局面。用照相机拍摄的中国画作品画面备案比对的防伪方法,曾一度使人们感到可以信赖。但是由于以颜料墨喷墨打印的技术大大提高了书画复制品的仿真程度,使照相放大比对作品细节的方法遭遇了难题与障碍。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拍卖出或销售出的书画作品事后有了新的真伪判断,买主向卖主提出还钱退货的要求后,却出现了是否原拍品、原销售品的新纠纷。我国的中国画艺术品交易过程缺少权威的、可信赖的交易备案环节,而这个环节又缺少行之有效的防伪备案见证方法。所以,尽快研究发明行之有效的中国书画防伪新方法,并迅速推广应用,是目前中国画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各类书画防伪新方法做过调研,又对许多书画家的防伪观念、心态和习惯以及为其作品防伪的客观条件也做了调研。通过这两方面的调研,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凡是在原作上由别人添加防伪标记(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都会让原作者难以接受。特别是涉及指纹、DNA的防伪方法,恰恰是在泄露作者隐私,明智的书画家都拒绝此道。因此,科研人员明确了科研方向——研发不在作品上添加任何防伪标记或物质成分的防伪方法。同时也明确了技术路线——从书画作品材质的微观世界中探寻防伪新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光学仪器对书画材质进行检测时发现,宣纸类中国书画纸具有像指纹一样独特的纤维状态。于是就对这类书画纸的微观状态并结合墨色、印迹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实验,并证实了以下三点:第一,每一张宣纸类中国书画纸的任何一处微观纤维状态都是唯一的。人们能复制出同类的纸(即同年代、同地点、同原料、同方式、同批产的书画纸),但无法复制其纤维结构的微观状态。这种纤维结构状态的差异性,主要由其特殊生产工艺所决定。切割工艺中的切割方式决定了纸浆纤维的长短不一,捞纸工艺中无序组合的纸浆纤维被竹帘捞出水面,各微小纤维都是以偶然状态凝聚形成纸张。于是,宣纸类书画纸在这种生产工艺中就必然形成了纤维结构状态的处处差异。第二,墨、色、印迹融合在独一无二的纤维结构上,其微观形态也必然独一无二。在微观视野中,每一幅使用了宣纸类书画纸的原创作品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纸纤维结构状态和独一无二的墨、色、印迹状态。这两个独一无二的状态之结合,形成了该作品无法被仿制的物质形态。第三,书画作品的物质形态是由纸、墨、色、印泥等材料结合构成的物质结合体。这些材料往往因其历史变异、品种差异而使其内部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与差异。每一种不同物质成分的纸、墨色、印泥往往都具有不同时空的烙印,都能成为防伪、辨伪的依据。所以,用光学仪器对书画原作的物质成分进行定点检测并取证备案,也具有一定的防伪意义和作用。基于以上三点发现,科研人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观察到中国画作品的微观形态并将其清晰地微拍备案,如何能检测到并记录下这些材质的内部物质成分信息,利用何种检测仪器才能方便快捷的适用于此项检测,并要对作品画面毫无损伤。人们常用的放大、照相、扫描等设备,对此均无法胜任。我们经过反复调研和试验,最终选择了光学显微仪器和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谱仪等光学仪器,以其对宣纸类书画作品进行多点检测,再将各检测点的纤维、墨色微观状态图像和物质成分数据存入数据库,用于日后比对,辨别真伪。中国画作伪者面对采用这种防伪方法的作品,不管使用多么高超的造假手段,也都无法造出可以乱真的赝品了。而且在此防伪备案基础上的辨伪既便捷又无可争议。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的此项发明已于2010年5月12日申请国家专利。此种防伪方法在内部验证阶段就受到一些中国画家和收藏机构的采用和称赞。他们一致认为:此方法与世界各类艺术品的各种防伪方法相比,它具有不影响画面并最有效的优点,它可以使中国画的这种新防伪系统一跃而成为全世界最佳的艺术品防伪系统。 中国画的历史是由局部地域走向全国,再迈向世界的历史,是由文人、官宦的小圈子延伸向全民的历史。中国书画已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天空,还将拥有更大更远的未来天空。古往今来的书画作品都缺少记录其诞生流传的历史轨迹。后人只能根据某些遗存的信息去考证,通过分析研究人为地去接近事实原貌。这确实是又耗精力又费时间的事情,其中有些悬案可能永远无法破解,有些争议也可能永远没有结局。好在而今有了书画防伪备案新技术,可以及时的为在世画家的作品防伪备案,这将减少日后辨伪工作的诸多困难。当代人要为后代人着想,不应把现在容易解决的问题留给后人,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古代临、摹、仿之作以及赝品流传至今的总存量并不太多,且有些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并不太可怕。令人担忧的是不断提高的现代书画作伪令人担忧的是不断提高的现代书画作伪技术与产量。因此,必须尽快启动为中国画防伪备案工作。 为中国画备案的工作已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率先起步,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由专业人员、专业设备与技术、专业部门、专业化管理下的备案工作,其服务对象应为高水平的艺术家及其精品力作。二是尽快研发生产便携式(如同普通照相机大小的)书画防伪备案检测仪,并服务于广大书画创作者、收藏者。
建立中国画作品一分为三的学术研究架构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者分析作品的惯性思维,一直决定着他们的双目与视线。一条视线注视着书画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形态;另一条视线注视着书画作品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我认为,中国书画作品的学术研究架构,不应是一分为二的架构,而应是一分为三的架构。特别是在中国画的鉴定研究方面,一分为三的架构尤其必要。因为,任何一件中国画作品都必须有三部分构成,其一是物质形态部分,包括纸(还有帛、绢、布、陶、瓷、壁等)、墨、色、印泥等;其二是艺术形态部分,包括题材内容、图式形象、笔墨色彩、题款印迹、风格特点等;其三是意识形态部分,包括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观、道德观、美学观,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的意境与格调、品位等。把中国画作品的研究架构分为以上三部分,理由充分,意义重大。 首先可以在美术创作与研究方面分立出物质、艺术、意识三个不同层面,是哪个层面的问题,就在哪个层面评论,就在哪个层面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拿一个层面说事。一件好的中国画作品,应该在三个层面都好,中国画艺术的健康发展也应该从三个层面同抓共进,不可忽视中国画物质形态方面的研究,新材质的科研与新技法研究有可能催化中国画的面貌更新。《为中国画备案》画集中七位画家的创作,都在中国画的物质、艺术、意识三方面下了工夫。特别是其中几位画家的艺术语言特质,是与他们对绘画材质及技法的研究分不开的。 在中国画鉴定方面,一分为三的研究架构,为书画鉴定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画作伪者为了以假乱真,就必须在赝品的物质形态和艺术形态两方面力求与原作最大程度的相似。而中国画鉴定者也必然要在中国画作品的物质形态和艺术形态两方面寻找疑点,科学取证并论证。由于当代中国画高仿技术可以使赝品的艺术形态达到很高的乱真水平,原作与复制品在艺术形态方面的差异,几乎到了被彻底清除的地步。许多赝品从笔墨、印章、落款、质地等方面都很难找到疑点,从个人风格、时代风格以及所呈现的绘画功力等方面比较,也几乎与原作完全相同,甚至作者本人来分辨都会感到困难。所以,在今后的中国画鉴定工作中,鉴定者一定要借助现代光学仪器,使其成为中国画鉴定的第三只眼,并将视线投向中国画作品物质形态的微观世界。在这个微观世界中,目前,科研人员已经找到了中国画防伪新方法和中国画辨伪的一些依据,破解了识别当代喷墨打印中国画复制品的难题。今后,科研人员还将在中国画作品物质形态的微观世界中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中国画备案数据库的建立,《为中国画备案》画集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画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已取得了新的成果,而且拥有着更加美好的前景。
2010年发表于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为中国画备案》画册。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